与在现实生活中用于指示特定的人不同,“假朋友”在翻译中是一个专有术语,它源自于法国词语“Faux Amis”,即为英文中的“False Friends”, 早由科勒斯(M. Koessler)和德罗克奎尼(J. Derocquigny)于1928年在著作《英语词汇的假朋友和骗子:给翻译者的建议》中提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此“假朋友”非彼“假朋友”,林本椿教授在《英汉互译教程》中指出“false friend (假朋友)或false cognate (假朋友同源词),是指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或相似、但意义不同的词”。正是因为一些词语或表达在形式上看起来与译者以前接触到的一些词语或表达很像,译者在遇到它们时容易把它们当成“老朋友”,于是往往不查字典,不加查证,也不考虑语境,就直接把字面含义放到译文中, 终造成“假朋友”的出现。

<本文内容由未名翻译公司独创发布,可学习参考,如未经允许作商业用途,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