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直在讨论机器翻译将取代人工翻译,我想说的是:机器翻译能极大地拉高下限,但取缔不了上限,各个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机器翻译产品,叫嚣着可以有效取代同传等人工翻译。我不禁陷入了迷茫。翻译真的被机器所取代会发生什么?

一、翻译的同质化

我不否认这是一个能够极大提高翻译效率同时保证翻译质量的好方式,“人助机译”也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方向,但正如上述事例所展现的问题一样,通过这种方式产出的译文往往大同小异,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翻译有效被机器所取代之后,这一点“小异”也将消失殆尽。到了那个时候,全世界将剩下一种翻译路数,所有的文本也将只剩下一种译本。

1647321793337298.png

二、语言活力的减弱

提到翻译就不能不提翻译对语言的影响。近现代以来翻译作品大量涌现,给几千年的汉语又添加了新的内容和更灵活的用法。将这些外文词汇翻译成中文并且变成中文中常用的词汇,有时候靠的是译者自身的创造性,有时候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很难想象,能够取代人类的机器翻译将如何将语言中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翻译出来。

与此同时,语言本身也处在不停的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就拿中文来说,每年都会产生几十上百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千奇百怪,群魔乱舞,人类翻译面对这些俚语、流行语的翻译尚且焦头烂额,机器翻译又将如何拿出能让世界人民拍案叫绝又喜闻乐见的译法?

三、语言的单一

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现在,我们获取的信息和语言有很大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外文翻译而来的,而这些外来的信息和语言势必会对我们本土的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五四以来白话文运动和翻译运动的影响,中文的欧化现象日益明显(请见余光中先生《中文的常态与变态》等文章)。且不论外文对中文的影响是好是坏,若是翻译有效由机器取代,可以预见,中文在经历了“欧化”之后,还将经历深刻的“机器化”。

1571994535677022.jpg

其实现在随着外语教育的普及,会英语以及其他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没有机器翻译的冲击,翻译(尤其是英语翻译)行业的门槛也将越来越高。提高自身素养永远是应对一切外来威胁的较好办法。

  ——你觉得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类?

  ——不会。

  ——为什么不会?

  ——永远都是人造机器,而不会是机器造人。

  人工翻译的比例会缩小,但是不会被有效代替。

人工翻译会逐渐优胜劣汰,筛选,剩下较厉害的几个人工翻译,其他大量的内容及其翻译,人工负责修改、纠正、校对、提升,要加入人情味和思考。事关国家大事、商业利益,我们还是需要人工翻译。你一个人平时出国旅游,上街买菜,用机器翻译有效可以。

<本文内容由未名翻译公司独创发布,可学习参考,如未经允许作商业用途,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