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之间的共同点使源语(SourceLanguage)目的语(Tar2getLanguage)的转换成为可能。”笔者认为,随着世界各国人民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全球化的加速,翻译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新形势下,肯定和探讨翻译的可译性将更加符合时展的需要,对推动世界的发展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诚然,承承认译性并不意味着不用思考语言不可译性的问题,而是要求译者研究和实践怎样通过一定的手段化不可译为可译。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努力摆脱逐词死译和单纯语言对等的束缚,另辟蹊径,探讨功能对等、动态等值、交际同一、美学等效和文化对等的原则和对策,使翻译理论丰富多彩,多维互补,日趋完善。

零翻译的理据(motivation)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可译性问题以适应当前翻译实务飞速增长的需要,邱懋如教授(2001:24)提出应该引进“零翻译”这一概念。他(2001:26)指出,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先进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零翻译”概念由三个方面的理据所支持:语言表达差异、文化差异以及源语词汇创新。

首先,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较主要的工具。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使语言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民族、国别的语言自然具有各自的语言风格。就拿英语和汉语来说,它们分属截然不同的两种语系,因而在表达方式上相差甚远。例如,我们无法在英语中找出一个“兄”或“弟”,“姊”或“妹”的单字;英语中的uncle到底是“叔父”、“伯父”、“姑父”、“舅父”还是“姨父”,很难分辨;英语中的cousin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得根据一定的上下文才能分清;汉语中的“万”字到了英语里则成了tenthousand(十千)。又如,有人叫你去时,你回答说“来了”,字面上用的是过去时,译为英语却成了“I’mcoming”;中国人问人姓名用的“请教大名”一律不能译为Pleaseteachmeyourgreatname1而只能译为MayIknow(或ask或have)yourname?或What’syourname,please?其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邓炎昌、刘润清,1997:159)。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有时对于不同社会的人,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往往会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且有时还会造成语义空缺的现象。例如,邓炎昌等(1997:167)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就引用过这样一个故事:罗马有一家鞋店,门口挂着一个牌子,招徕懂英语的顾客。牌子上写道:einandhaveafit.这个牌子引起许多懂英语的游览者的注意,他们聚在店前———不是看橱窗里所展出的商品,而是看牌子上的字,看后都哈哈大笑。店主是意大利人,会说一点英语,但他不知道streetwalker不是“逛大街的人”而是“在街头拉客的”,tohaveafit也不是“试穿”,而是“勃然大怒”。过路人看了这块牌子当然感到滑稽可笑了。

又如,中国文化中,思想往往与腹部联系在一起,像“满腹文章”、“满腹经纶”、“腹稿”、“腹议”、“满腹牢骚”等,英译时若将“腹”译出:abellyfulofessays,abellyfulofscholarship,draftsinthebelly,criticisminthebelly,abellyfulofcomplaints英语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法将“满腹经纶”等与“腹”联系起来,因此,只好改译为:tohaveone’smindfullofessays,tohaveone’smindfullofscholarship,draftsworkedoutinone’smind,silentcriticism,fullofcomplaints.再次,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生活的飞速变化,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必须创造新词(neologism)才能与之相适应,以英语为例,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新词词典》收录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英语新词便达2000余条。汉语也不例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修订的《新华词典》也新增加了新兴、新潮、新奇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学科基本词汇和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词语10000多个。英语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有Clintonism,Zipgate,Euro,outplacement,dinomania,multimedia,hacker,virtualreality,drugabuse,madcowdisease,ge2neticengineering,bungeejumping等等;汉语里的新词则有“中国特色、、一号文件、万元户、小康、倒爷、一国两制、下海、生猛海鲜、减肥、分流、下岗、利改税、费改税、资产重组、回归、东西联动”等等。这些新词在源语中是新创的,在目的语中自然难以找到现成的对等词,在翻译中便免不了要采用“零翻译”的手法。

零翻译的实现手段

零翻译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经历、知识、气质、审美观念、文化修养、双语水平和翻译态度。此外,译者还应把握一定的零翻译的技巧。笔者认为,零翻译可分为一律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一律零翻译指的是不使用目的语词汇而达到可译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省译和移译两种。相对零翻译指的是通过变通的方式巧妙运用目的语词汇恰到好处地表达源语词汇意思,常用的手法有音译、音义兼译、补偿、象译、直译加注、归化等。下面就英译汉时实现零翻译的种种手段进行简述并例释。

<本文内容由未名翻译公司独创发布,可学习参考,如未经允许作商业用途,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