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中国少数有识之士自觉睁眼看世界,积极加入由官方主导的科技翻译活动当中,从而开启了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触。彼时,除李光藻、王征等中国有识之士外,西方传教士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譬如,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籍,清初的薛凤祚与传教士穆尼阁合作,翻译了一些天文和数学方面的书籍,使这些知识得以在民间传播。

翻译公司资质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国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翻译重点放在了翻译东西方文学作品上,译文质量普遍较高,涌现出一批翻译名家。

纵览翻译世界的全过程,中华文化展现出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通过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持续孕育着中华文化的较新先进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翻译的任务有了新的变化,不但要译进来,还要译出去,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以及先进文化介绍给外国人。

改革开放以前,向世界翻译中国的较先进成果是《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毛选》)的对外翻译。多语种版本的《毛选》开创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以及重要文献翻译的先河,被翻译界奉为圭臬,成为了向世界翻译中国的标杆。

以197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全译本为代表,《诗经》《楚辞》《西厢记》《史记》《离骚》、《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陆续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东方古国的文化底蕴。其中,有名翻译家杨宪益与英国妻子戴乃迭的合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隽永清奇的翻译作品,也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情感佳话。同时,在译者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剧开始走出国门,《包青天》《还珠格格》《孝庄秘史》《甄嬛传》《红高粱》《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一批影视IP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和国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目前,世界翻译中国的题材和语种都在不断拓展。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除了英文版本,其他语种的版本也在陆续出版,未来还有可能翻译成不同语种的童书在世界传播。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和网络文学作品,凭借外文译著的精彩演绎,受到了众多外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向世界翻译中国,我们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本文内容由未名翻译公司独创发布,可学习参考,如未经允许作商业用途,转载必究。>